2020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博士后招聘20人啟事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建于1918年,前身為“中央醫院”,是中國人自行籌資建設和管理的第一家綜合性西醫醫院。中國現代醫學先驅伍連德博士任首任院長。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醫院現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大型三級甲等醫院。
學科實力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學科齊全,學科實力雄厚。擁有11個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18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北京大學研究所,6個北京大學研究中心。首批“國家發改委疑難病癥診治能力”項目、“血液系統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創傷救治與神經再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移動數字醫院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醫學研究與科技創新平臺落戶,醫院多領域研究進入國家序列。
人才梯隊
醫院現有職工4400余人,匯聚了包括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973”首席科學家、國家863計劃青年科學家在內的人才,搭建可持續發展的人才梯隊。
2019年,醫院著重打造人才匯聚工程,部署實施“百名科學家計劃”,匯聚具有創新能力的醫學科學家,培養有潛力的青年學術技術骨干,建設的創新團隊。
科研成果
醫院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實力雄厚。目前醫院有博士學位授予點20個,碩士學位授予點22個,博士生導師81名,碩士生導師98名。
醫院緊跟國家科技創新政策要求,完善科研管理體制,梳理和優化科研政策,強化創新導向,鼓勵科技創新。近年來平均每年負責、參加科研項目經費億元左右,獲國家科技進步獎9項,省部級及社會力量設獎的科研成果獎共百余項。
2018-2019年醫院在國際高水平雜志(IF≥10)發表論文20篇。
平臺服務
醫院擁有建筑面積2,0346平方米的科研教學樓,為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提供了必要的空間。
包括中心實驗室、動物實驗室、生物樣本庫、臨床藥理基地、倫理委員會、圖書館等多服務平臺,為科研人員提供更為全面高效的服務。
完備的科研服務平臺
醫院新院區正在籌建中,預計于2020年投入使用,屆時醫院臨床科研規模將得到進一步跨越,為博士后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和更優質的條件。
2020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站在新百年征程的起點,呼喚大有可為的杰出人才。現面向海內外誠招博士后研究人員——
(一)招募人數
2020年招募博士后20人
(二)重點招募研究專業及方向
1. 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及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相關研究方向
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創建于1981年,是國內規模,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血液病研究所之一。2019年其所在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正式獲批“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北大血研所同時是國家重點學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國家臨床藥品研究基地,教育部創新團隊、科技部重點領域白血病新診療方法創新團隊、國家自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國家人才培養基地、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病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細胞治療北京市工程實驗室。近5年獲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在內的多項基金支持,先后承擔了國家“863”基金、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衛生部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985”基金、“新世紀人才”等80余項基金。
2.肝病研究所及相關研究方向
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創建于1978年,目前已發展為集科學研究、臨床治療、臨床檢驗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所,是消化內科專業、傳染病學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現為北京市丙型肝炎和肝病免疫治療重點實驗室、感染病國家重點專科。承擔自“六五”以來的多項國家“五年”計劃,主持了國家重大科技計劃“傳染病”專項,國家“863”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先后參加和主持了肝炎病毒基因分子生物學、肝炎病毒診斷試劑,病毒性肝炎發病機制,基因工程疫苗和肝癌疫苗等重點研究課題。
3. 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及其研究方向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作為國家創傷醫學中心的主體單位,在嚴重創傷診斷與治療、高層次創傷醫學人才培養、高水平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研究成果轉化、解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等方面代表全國頂尖水平,具備國際競爭力,引領全國創傷醫學發展方向,為國家政策制定提供支持。中心先后獲得原衛生部衛生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教育部重點實驗建設、教育部科技委戰略研究重點項目、北京市基金、北京大學臨床科學家計劃專項、北京大學“臨床+X”項目等課題支持。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嚴重創傷救治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推動我國嚴重創傷救治新技術的應用轉化和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
4. 創傷與神經再生研究所及相關研究方向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在國內率先建立我國嚴重創傷救治規范,創建創傷救治體系“中國模式”,牽頭成立國際創傷救治聯盟。中心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863”項目、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衛健委公益行業專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教育部十三五規劃項目、科技部“973”項目等多項課題。2018年“創傷救治與神經再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獲批,圍繞“創傷救治與神經再生”領域中的社會健康需求和重大科技問題,深入開展臨床與基礎研究,在創傷救治和神經再生研究領域的國際學術影響力。
5. 眼病與視光醫學研究所及相關研究方向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創建于1942年,現為教育部博士學位授予點、博士后流動站、衛生部和北京市眼科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北京市專科醫師考試基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眼科藥物研究基地以及眼科學繼續教育基地。學科形成以轉化型醫學為基礎的視覺損傷與修復的視覺科學研究和以臨床解決疑難或爭議性問題為中心的臨床研究基地。臨床研究涵蓋所有眼科亞專業設置,特別是眼底病亞專業,是國內開展治療項目最多的眼科,先后申請了國家、部委級科研課題20余項。
6. 風濕免疫研究所及相關研究方向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風濕免疫研究所是國內創建最早的風濕免疫學科之一,為國家重點學科、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教育部創新團隊,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針對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及干燥綜合征等疾病,在國內外首先研究并開展了抗瓜氨酸化人乳頭瘤病毒多肽抗體、抗瓜氨酸化纖維蛋白原多肽抗體、抗膜DNA抗體、抗核小體抗體、抗M3受體蛋白及多肽抗體、抗α-胞襯蛋白及多肽抗體等20多項新的特異性免疫診斷技術。作為牽頭單位或項目負責人承擔了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國家十一.五及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863項目、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等重點及重大項目。
7. 呼吸系統疾病及相關研究方向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始建于1962年,致力于對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危重癥診斷和規范治療,在COPD易感性研究及早期干預、哮喘的長期管理、轉基因治療哮喘、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流行病學調查、睡眠狀態下的呼吸調節及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對CPAP治療依從性、中國發作性睡病的易感基因、肺部感染病原學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責任編輯:李明)
- 2025天津醫科大學朱憲彝紀念醫院第三批招聘博士等高層次人才10人方案
- 2025天津醫科大學朱憲彝紀念醫院第四批招聘15人公告
- 2025江蘇南通市海門區衛健系統招聘筆試成績及入圍資格復審人員公示
- 2025山東東營港經濟開發區衛生類事業單位急需緊缺人才引進11人公告
- 2025春季內蒙古包頭市中心醫院引進高層次和緊缺急需人才招聘公告
- 2025福建泉州市第一醫院招聘編制內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工作人員42人公告
- 2025內蒙古烏蘭察布恩和醫院招聘外科醫生3人公告
- 2025內蒙古包頭市昆都侖區惠民社區醫院招聘11人公告
- 2025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衛生健康系統招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5人公告
- 2025年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淮南醫院招聘27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