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公共基礎知識——魅力荊楚人物
2024年11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孝感市云夢縣博物館參觀出土秦漢簡牘展。展出的秦律十八種表明,早在2200多年前,我國古代法律制度就已成體系。習近平總書記詳細聽取簡牘內容、歷史文化價值和保護研究情況介紹,指出要繼續加強考古研究,文物保護水平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實支撐,讓中華文明瑰寶永續留存、澤惠后人,激勵人們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中華諸多文化之中,楚文化無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歷史長河中涌現出無數名人,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吧。
1.俞伯牙和鐘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
春秋戰國時期,俞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說:“ 好啊。簡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又說:“好啊,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心中流過。”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鐘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他的心意。鐘子期去世后,伯牙認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
2.屈原——楚辭之祖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人,羋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離騷》中自云:“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出生于楚國丹陽(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內),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中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唱的新時代。
他創立了楚辭,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吳起之后,在楚國另一個主張變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后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
3.楚莊王
一鳴驚人:楚莊王在剛即位時,三年不理朝政,大臣們都很擔憂。后來,有個大臣伍舉用隱語勸諫他,說南方有只大鳥,身披五彩,停在山上三年,不飛也不叫。楚莊王明白這是在說他,就回答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之后,楚莊王開始勵精圖治,整頓朝政,最終使楚國稱霸天下。
問鼎中原:問鼎中原,最早出自于先秦·左丘明《左傳·宣公三年》。原指楚莊王不甘偏居一隅,來到周朝都城雒邑附近擅問九鼎,有覬覦天下之野心。后用于比喻有奪取國家政權的野心。故事主要講述楚莊王的崛起和稱霸。
4.伍子胥
一夜急白頭:楚平王聽信讒言殺害了伍子胥的父兄,伍子胥不得已逃亡,逃亡中,因極度憂慮和憤怒,一夜之間頭發全白。這個典故發生在伍子胥逃亡至昭關時,楚平王懸賞捉拿他,關上的盤查非常嚴格。伍子胥心急如焚,愁得睡不著覺,最終一夜之間頭發全白。這個典故形象地展示了伍子胥內心的極度焦慮和對復仇的渴望。
掘墓鞭尸:春秋時期,伍子胥因父與兄被楚平王所殺逃到吳國,幫助吳王闔閭攻打楚國,五戰五勝,打到楚國都城郢城,楚平王已死,伍子胥為報殺父之仇,掘墓鞭尸,友人反對,伍子胥說:“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挖眼懸門:典故出自《史記 · 伍子胥列傳》。春秋時期,吳越爭雄。吳相國伍子胥認為吳的 敵人是越,而不是齊,多次提醒吳王夫差,要 警惕越國報仇。夫差聽信讒言,疑伍子胥謀反 ,逼他自殺。伍子胥臨死時,對身邊人說:"扶吾眼懸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滅吳也。"后來吳國果然被越國滅掉。
5.申包胥
哭秦庭——在春秋末期,吳國進攻楚國,楚昭王逃亡至隨國。楚國大夫申包胥前往秦國求援,秦哀公起初不愿出兵。申包胥在秦庭痛哭七天七夜,最終感動了秦哀公,秦國出兵救援楚國。
【試題練習】下列關于荊楚文化歷史名人說法錯誤的是:
A屈原——楚辭之祖
B申包胥——哭秦庭
C.楚莊王——問鼎中原
D.劉備關羽張飛——知音之交
【中公答案】D。解析:知音之交指的是俞伯牙和鐘子期,故本題答案為D。
(責任編輯:李明)
- 2025廣東惠州市生態環境局龍門分局招聘編外人員面試公告
- 2025內蒙古呼倫貝爾旅業旅游股份公司招聘5人公告
- 2025年上半年伊春鐵力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擬進入面試人員資格確認公告
- 2025廣東省地震局擬錄用參公單位工作人員公示公告
- 2025北京市水務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聘報名時間延長至5月23日17:00
- 2025廣東惠州市龍門縣公安局招聘警務輔助人員擬錄用人員名單公示
- 2025吉林白山市渾江區事業單位招聘高層次人才和工作人員(含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公告免筆試崗位自主就業退役大學生士兵考生加分審驗通知
- 2025浙江衢州市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招聘編外用工擬錄用人員名單公示
- 2025廣東肇慶市鼎湖區司法局招聘機關雇員筆試成績及面試安排公告
- 2025年蚌埠醫科大學招聘工作人員(碩士研究生)25人公告